▲山光社區在汐止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聚落,負載著都市原住民的流浪之歌與流離故事。照片 / 鄭維棕
照片、文 / 鄭維棕
在汐止,樟樹灣樟樹國小旁的山光社區,是汐止一處非常特別的社區,不僅在汐止山光社區的原民風格非常特殊,即使放諸全台灣,山光社區都是一個特例且風格鮮明的社區。
而這個社區,不僅過往承載著阿美族從花東到台北都會流浪的歷史悲歌,更負載著原住民的文化在都會擁擠且充滿侵略性的風潮下,原住民是否在烽火生活中依然可以延續族民的文化遺緒。
山光社區是1976年間,一群原居於南港大同公寓的阿美族人,看到許多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常因為租屋而流離失所、或居住品質不佳,進而起意購屋。這些人組成了十人的購屋委員會,分別至各地尋找適合的地點並召募各地親友購買房子。1979年終於在汐止的山光社區現址找到合適的土地,並於現址建立起阿美族的都市社區。
然而,原本規劃興建300戶住宅,但受制於購買能力有限及當時汐止樟樹灣尚屬偏僻,募集不易,最後只建了166戶,這些承購戶也包括一些漢人。
其後,汐止因為大量人口湧入,樟樹灣也受惠於汐止的發展,原本由八排二層樓式組成的山光社區,也受到建商的青睞,1993年社區內部份居民組成重建委員會,並由五豐建設公司與居民以合建名義,拆除其中二排二層樓式建築,改建成十四樓的鋼筋大樓,並將大樓稱為五豐大樓。
由於山光社區的建立,阿美族居民群聚越來越多,山光社區所在的山光里之外,旁邊的厚德里、忠孝里也聚集了越來越多的阿美族。使得樟樹灣的忠孝、厚德與山光社區成為汐止原住民居住的大本營。
由於原住民的文化所致,目前山光社區內仍維持著頭目制度,在社區內,原住民也一直有自己的組織。也由於人口眾多,過去汐止的代表會中,一直保有一席的原住民代表(如過去代表有林明春)。
另外,這裡的信仰分屬於幾個主要教會,如樟樹長老教會、錫安教會、山光天主堂等。透過這些教會的組織,原住民在這個區域有自己的活動,同時,這些原住民每年也都會舉辦特有的豐年文化季。
與高鐵爭地血淚史
事實上,除了山光社區的阿美族社群外,汐止另外最有名的就是在東方科學園區後方的「花東新村」。
「花東新村」是汐止白匏湖段國有土地內之阿美族原住民聚居住所。這些從花東來台北奮鬥的阿美族,自1980年7月間起迄1996年6月底止,他們北上謀生,因為生存競爭的關係,無力在大台北生存,於是就在汐止東方科學園區後方的光復路的坡地,相繼搭建木板房屋,當時的住戶約205戶,共600餘人,佔地面積約達1.3公頃,可以說是山光原住民社區外,汐止最大的原住民部落。
▲樟樹長老教會是山光社區居民的主要信仰之一。
然而,1990年間,政府把光復路這一段劃歸為高鐵調車場計畫用地。規劃後這塊土地成為高鐵與阿美族部落的爭奪地。1998年時,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曾於2月3日巡視「花東新村」,並指示行政部門應以專案小組協助「拆遷安置」方式,儘速解決。
事實上,花東新村由於沿著河邊與山坡搭建,都是木頭做的違建,沒水沒電,因此,曾於1997年秋天發生大火,燒毀了16戶住宅。當時,自治會的頭目黃先生也曾組織族民,希望政府多多關心原住民的處境,在當時媒體也曾大肆報導過。
▲東方科學園區後方的「花東新村」,曾是阿美族人在大都會荊棘生活中的避難所。華麗的大樓背後,卻是各種流離的悲歌。照片 / 鄭維棕
1998年,行政院原民會曾專案處理花東新村臨時安置的事宜。從調查、開會、找地、公告、招標、發包、驗收與安置,歷時約兩年,並由當時還未改制的臺北縣政府接管。原舊花東新村225戶,抽籤安置123戶。其中以阿美族人佔絕大部分。
然而,即使如此,在都會生存的原住民卻是荊棘重重,原被劃歸為高鐵機場用地的原花東新村,經過十多年的巨變,依舊閒置在該處。高鐵機場用地已經轉移到南港,三鐵共構的南港交通優勢,不論從人口、位置和交通環境,高鐵根本無須還要轉到這個幾公里外的荒煙谷地重新花大錢建設,但卻沒有實質效益。散落的阿美族部落還一直希望有機會重返這塊原先落腳的沒水沒電土地。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樣的願望,似乎依舊咫尺天涯!
▲原民台曾經報導花東新村。
註冊〡登入〡投課〡偏鄉教育〡訊息註冊〡登入〡投課〡偏鄉教育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