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後花園】四分尾山的自然多元生態調查

▲竹雞


四分尾山森態萬花筒-鳥類-山鷸

▲山鷸


11月28日社區林業計畫成果展發表會

▲生態調查剪影


20151128雙尾蝶幼蟲 (5)

正在攝食的雙尾蝶終齡幼蟲,頭頂的角狀突起著生小刺像不像恐龍世界的戟龍呢?


文.圖 / 翟慧美

四分尾山屬於大尖山的一部份,因山勢陡峭,其間有一條康誥坑溪,由四分尾山嶺為源頭,由東向西水切的作用形成峽谷型水道,其水流入基隆河。日本統治期間採煤礦之遺跡亦是200年前北部早期種植茶業的基地。

1952年12月「鹿窟事件」更讓此一山區居民紛紛外移;因時代變遷,四分尾山區已不再靠農耕為主,塵封一甲子保有它原始粗獷與動植物生態的豐富性,在林務局的補助,同時陳超仁、余有終、呂勝由及詹家龍老師等協助下,仔細做植物的鑑定與諮詢,讓四分尾山的自然資源調查獲益匪淺。

而透過汐止社區志工參與,進行了社區環境及四分尾社區水源古道與大尖山風景區大尖山步道之動植物生態文史資料踏查,發覺四分尾山,在植物方面,僅維管束植物就有166種,提供許多昆蟲棲息居住、食物來源、出遊玩耍、躲避天敵,是昆蟲賴以維生的重要來源。另外還有動物及昆蟲的調查等其統計如下:

1:植物:66科、166種植物。
2:蕨類:15科、25種蕨類。
3:蝴蝶:9科、58種蝴蝶。
4:蛾:7科、18種蛾。
5:蟬:6科、14種蟬。
6:兩棲類:4科、12種蛙類。
7:蜻蛉目:8科、14種蜻蛉目。
8:鳥類:2科、3種鳥類。
9:其他動物、昆蟲:1科、2種松鼠。15科、18種昆蟲。

這些豐富的汐止在地生態資源,提供了汐止生態多元發展的基礎,也讓四分尾山的生態在地特色顯得相當突出。(美麗夷洲協會)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