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媒體經營與社區營造

◎文 / 鄭維棕

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曾表示,現代人就好比坐公共交通工具一樣,人跟人非常的接近,甚至非常的擁擠,但是坐在車上,人跟人都相互對視(look),每個人在另一個人的眼中,只不過是一個「物體」(客體),誰也不認識誰,非常接近,但心靈非常遙遠,相互的關係卻很緊張。

公視-余忠正

公視十多年前到汐止做專題,採訪汐止中正老街的余忠正醫師(鄭維棕/攝)

沙特這番說詞,非常貼切的說明今天人與人的關係,不但疏遠,而且也很緊繃。即使住在同一棟社區的對面,許多人不但不認識,而且,發生小偷光顧事件時,還以為是鄰居正在搬家呢。

社區與文化的經營需要有媒體的平台,地方媒體除了應該堅持在商業之外,同樣秉持一份人文理想,同時,結合地方文化、教育等社區經營的理念,共同來營造在地社區的文化、藝術與成長,透過地方媒體(不管是紙本、網路)平台的建構,將汐止社區特色、文化資源、教育理想等,書寫與報導出來,對於分享與推廣地方文化,在社區營造的國度裡。佔有重要的地位。

學者Scott M. Cutlip就表示,「通道」(Channels)是建構有效公共關係重要的條件,如果有了很好的構想,也有很好的理想,但是,所有的理想與構想如果沒有辦法利用多數人使用的「通道」,將訊息傳播出去,事實上再好的理想也很難落實,因此,建立「通道」,是完成有效公共關係重要的條件。而「媒體」正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通道」,透過這個通道,從社區到官方政策的公共議題,才能有效的傳達與流通。因此,建構地方網路或紙本的媒體平台,可以擔任汐止「社區營造」重要的媒介,希望透過這個通道,建構汐止更美好的「社區文化」與在地資源。(作者為在地文史工作者)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