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頻道在地方社區經營的角色

▲地方媒體在報導地方事務時,具備非常重要的公共角色。(照片為勁報2000年11月13日報導汐止象神淹水專題)

  1. 祖孫三人擠三坪樂觀不畏苦 聽損兒突破限...
    台灣公益新聞網 2024-03-19
  2. 國民黨智庫董監事改選 朱立倫:唯有...
    國會電子報 2024-03-16
  3. 【開放報名】翁老師台灣民間藥用植物11...
    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2024-03-13
  4. 汐止社大與汐止地政事務所 一起推動服...
    汐止社區大學 2024-03-13
  5. 我們位置
    東方法律代書事務所 2024-02-04

《Google 新聞伙伴》看Google 新聞


 

○ 文 / 鄭維棕[1]

亞里斯多德曾說過:「人生而有欲求『知道』之天性」(All men by nature desire to know.)[2]。求知好問,原本就是人的天性。特別在這個資訊與網路爆炸的時代,如何得到訊息和獲得知識,更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獲缺得一環。

美國著名的傳播學者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在他的著作《認識媒體—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extension of man)[3]一書中,就曾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即「傳媒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麥氏在六O年代就有先見之明,即預言傳播媒體及科技的日新月異後,人類必然面臨革命性的改變,而在一個高度科技進步的社會,媒體往往成為掌握權力的來源,因為,「誰掌握了資訊,誰就掌握了訊息,誰掌握訊息,就能對社會與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傳媒即訊息」,如果再更嚴肅一點講,甚至可以說,「傳媒即是權力」。媒體在社會擔負的角色與影響力,超乎人的想像。特別是長期從事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的工作,更深切的感受到傳媒在社區與人際上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然而,從事地方文史工作及社區經營,所面臨的困難,不僅在於地方資源的困窘與攢集資料歷史的苦勞,另外一個就是在於如何將辛苦蒐集與撰寫的資料,轉為文化書寫工程後,若進一步想將這些資料活化或融入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因為訊息的傳播之通道,因為欠缺有效及主動的管道,因此,導致辛苦勞作與耕耘所得的果實,難以落實在生活中。這個現象,有時,會讓從事地方文史工作或社區經營者,有種「狗吠火車」的遺憾與無力感。[4]

作為公共政策的一環,「公用頻道」到底可以在地方擔任什麼樣的角色?能提供給地方、社區或文史工作者怎樣的一個「功能」?關於這項看法,個人覺得可以從幾個角度思考:

一、作為協力之整合角色之公部門

「公用頻道」之推廣應用,台北市已經有很好的推廣經驗。作為第一個推動公用頻道的地區,台北市在推動「公用頻道」的經驗中,面臨了經費人力與公用頻道使用不足的窘境。[5]資源與條件相對匱乏的新北市,同樣再導入這樣的公共頻道時,其吃力與推廣之困難度,當然也比台北市相對的高。

尤其新北市的幅員遼闊,區域的特色也比台北市明顯許多,新北市從靠海的瑞芳、金山、萬里、淡水與三芝,到靠山的平溪、石碇、汐止、烏來等,到較具都會平原且與台北市相連的板橋、雙和、三重、新莊等,都顯示新北市的人文特色,在區域的發展上,落差極大。另外,在人口分布與資源之限制,其差距之大,也並非台北市所可比擬。

因此,公用頻道的整合與應用推廣,顯然公部門的角色,遠遠比台北市的角色吃重。特別在資源特別匱乏的山海區域,新北市政府如何有效推廣在地人使用這個頻道,如何結合地方的特色或活動,推廣應用公用頻道,顯然公部門的「協力之整合角色」,尤其重要。

二、多主動邀請在地社區等之參與

「有線電視」又稱為「社區媒體」,是一種「小而美」的小眾媒體。而這樣的小規模傳播,在型態設計是發放訊息的縮小版,限制受眾的人群,在內容上,舉凡消息報導,事務評論、意見反應或娛樂性體材,都緊扣住閱聽人的興趣,並帶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反應特定類型的生活型式,主要以一地域內居民的生活圈為中心。而利用有線電視之「媒體接近使用權」,使其在地方帶動地方性文化、教育、藝術等社區事務之影響,並對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6]

然而,這樣的概念與用意,在執行上卻是有其限制的。根據一份研究調查顯示,針對「媒體接近使用權」的認知,一般閱聽人大眾對其意涵根本無法深入有效了解,甚至大多數人毫無概念甚至從未行使過。即使公益團體本身雖了解媒體接近使用權的意義,但如何有效行使「媒體接近使用權」,卻也是缺乏了解。[7]

一般地方民眾對於公用頻道的瞭解非常有限,就算頻道業者提供免費申請的服務,往往知道者少,大部分的人對於「公用頻道」這樣的觀念,大部分的人還是停留在特殊人或頻道業者才能使用的觀念。另外,因為媒體是一項特殊的產業,特別是要將影片制作成完整的、可觀賞的影片,並且符合頻道業者的使用規範,往往也並非一般人有辦法使用。因此,近用頻道如果要能深入一般社區或地方,除了公部門強力的推廣外,另外,在外部資源上,也必須有適當的管道,讓想使用近用頻道的地方人士,有學習或測試的管道。

因此,公部門如何結合在地社區或地方人才,一起為公用頻道的推廣效力,也是公用頻道使用如何達到普遍的關鍵因素。因此,這方面個人建議新北市政府可以邀請地方公益團體、文史工作者及社區一起參與,透過舉辦活動或研習會的方式,讓更多的民眾參與,讓近用頻道的使用更普遍的在地方發揮效用。

publicchanel2012-6-25

而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公部門結合最接近人民生活的社區類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可以為城市找到創新機會。同時,參與過程將對社區居民服務品質發生積極的影響。[8] 特別當政府面臨財政困窘與民眾需求高漲的雙重困境,政府透過主動邀請公私協力之合作,對於政府與地方都是雙贏策略。[9]因此,推動公用頻道使用,絕不能漏掉主動邀請在地社區與地方文史工作者之參與,否則在推動力道上將顯得薄弱。

三、志工就是願景,組織志工團之必須

從2001年立法院正式通過《志願服務法》後,「志工」服務已經有一個正式的規範,透過政府給予一定的優遇,志工服務已經成為台灣社會重要的服務項目。所謂「志工就是願景」,一個進步的社會,就是一個服務的社會,而這個服務的社會,除了一般營利衍生的服務性質外,其它就是由志工團體在這個社會滾動的龐大服務體系,這是社會進步重要的原動力之一。

根據研究,老人所持有的資源愈高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傾向愈高。換言之,個人意願愈高、所擁有的能力愈強、可接觸的志願服務機會愈多者,志願服務參與機率愈高。[10]社區往往是資源的集中區,而隨著臺灣老人化越來越嚴重,從職場提早退休下來的人也越多,這些人住在社區,往往是社會志工服務的重大來源。尤其許多高知識份子、甚至在職場的高階管理人士,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提早退休下來,他們擁有專業的技能,穩定的退休經濟來源,這些人,年紀雖然相對於一般上班族,好像比較年長,然而,卻是資源更為豐富的一群。因此,如果能夠吸收到這些在社區中資源較為強大的社區人士,成為志工的來源,對於推廣公用頻道進入到家庭、社會,其影響力將會在地方逐步的發酵,真正達到政府推廣公用頻道深入到地方與家庭的目的。

因此,透過志工團的訓練,在地方成為一個發聲的管道,甚至成為一個互享的平台,相信在資源相對匱乏的新北市,推展公用頻道的應用,實際上比較可能在這個幅原廣大的地區產生影響力,也讓公部門提供地方更好的媒體服務。如果透過這個服務,間接成為滾動地方社區文化人際引動的力量,相信不僅公用頻道可以產生服務的效益,更可能牽動地方社區創新的力量!(2012年6月22日受邀參加新北市政府指導,世新大學舉辦之《公用頻道近用推廣論壇》研討會之與談人)


[1] 鄭維棕,現為地方文史工作者,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生。

[2] Aristotle,a revised text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by W. D. Ross:Aristotle’s Metaphysics (Oxford:Clarendon Press,1924),P689。

[3] 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2006)。

[4] 鄭維棕:〈從「文化書寫」到「文化創意產業」—以卓蘭文化創意產業GRANGE為例〉,本文即將刊載於聯合大學所主辦的《聯合大學通識與在地產業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6月。

[5] 張春炎:〈台北市公用頻道協會的借鏡與建議〉,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477,搜索時間:2012,06,20。

[6] 羅忻如:《台中縣有線電視「媒體接近使用權」之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7] 同上。

[8] 林靜宜:《社區類非營利組織社會參與對居民服務品質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社區為例》(台中: 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11)。

[9] 林鼎棋:《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社區營造為例》(台中: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9)。

[10] 呂朝賢、鄭清霞:〈中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臺大社工學刊第十二期(2005年12月),P29。

鄭維棕

⊙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生
⊙《鄭維棕文史工作室》負責人,投入社區營造二十載
⊙《汐止文化網》創辦人
⊙農委會「農村再生顧問師」
⊙《自由時報》記者
⊙《商業週刊》資深記者
⊙《OPEN週刊》資深撰述
⊙《今富族網》(http://investtw.net)副總編輯兼技術與藝術總監

⊙鄭維棕:1993年9月。《梅洛-龐帝的美學》,遠流出版公司出版。本書被遠流出版公司統列為高宣揚教授主編的「人文科學叢書」系列出版書籍之一。

⊙鄭維棕:1989年9月。《中國哲學與懷德海》(論文集),東大圖書公司發行。東海哲學研究所程石泉教授主編。

新學員註冊舊學員登入新舊師投課行事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