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順茶行。
⊙文 / 黃榮昌‧攝影 / 鄭維棕
茶葉、蔗糖、樟腦、煤炭、檜木、食鹽皆是台灣著名的特產品,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西元一九四五年)前,台灣大家外銷輸出全球各國的農林作物產品,對當時以農為本的工商環境,為台灣的民生經濟的經營與發展,有很大份量貢獻。這些農林產品,尤以茶葉的外銷輸出為首,論廣佈全島的耕作品域面積,從事產銷的人口比例,外銷量值的數額,悠長的出口歷史及國際久享盛譽的知名度,允可肯定名列為台灣的第一特產品。
本人出生於專務經營茶葉百年老店的「建順茶行」,自幼秉承家人的教誨及經驗的相傳,自茶葉的耕作技術、產地採買交易、優良茶葉品質鑑定、烘焙製造程序技術及包裝促銷常識等方面,獲得很多的學習與心得。
為讓同業及各界人士,明白茶葉過去輝煌歷史,諒就個人六十年的茶業經營,連卅年在「台灣區製茶業同業公會」擔任理事、常務理事等歷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兩時段,?述台灣茶業發展概況如下:
介紹台灣茶業簡先,需先瞭解台灣地區茶業生產地理環境。本省多山岳及丘陵地,氣候多霧,濕氣較重,適合茶苗培植及茶葉種植,據早期先民口述和文獻記載,台茶始於清嘉慶年間,由中國福建引進武夷茶苗來台繁植,地點份佈於今台北縣境內各地山區,如汐止的白雲、南港的大坑、文山的木柵及新店的深坑坪林,而該分佈區所產之包種茶或稱為「文山包種茶」,或稱為「南港包種茶」,是為台茶「包種茶」之發源地。
當時,台灣生產的茶葉往往回流福州再製、烘焙,並銷售到外地,如日本及南洋各地,茶販均以春夏營茶,秋冬回歸耕田,而無設立商號。及至同治年間,淡水、基隆開市,茶葉除外銷至日本、南洋各地外,並擴銷至英、美等國,是為台茶極盛期。外商以「台北包種茶」稱之,在各國市場上與中國出產之福建茶相競銷、抗衡,而南洋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
百多年前,本省從事農、牧、漁業之發展,茶葉產銷量值是稻米外之大宗農產品,台北山區汐止茶之年產量茶約卅萬公斤,其時先代祖先皆重視「山龍」景觀維護,亦即現今之「環境保護」,絕不濫墾山區,種植茶葉時亦無損「山龍」之景觀,族譜記載先祖黃敦釋是福建省安溪縣同安鄉首次渡台基隆廳石碇堡姜仔寮庄(汐止)開墾土地時為西元一七八三年(清乾隆四十八年)。但自中日甲午戰爭,日本佔領台灣之後,即大事開採煤礦,北部「山龍」遭受破壞,茶葉種植面積日漸減少,茶葉生產即漸南移至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等山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台灣光復後,又逐漸東移至台東及花蓮地區,取代台北山區產量,此即本省茶葉生產地區異動的由來。
▲黃德玉(後中)、黃建順(後左)時,全家的合照。(黃榮昌提供)
當台茶於清末,由北遍及中南部各地時,台北更有茶販自組「茶郊」,目的在促進同業的團結及技術交流、輔導出口及訂立茶工之福利(茶工往來台閩渡海之安全、住宿、醫療和救濟等事),可說是台北市茶業商業公會的最早起源。
日據時代,青心烏龍、青心大冇、大葉烏龍及硬枝紅心是台茶的四大優良品種,種植面積遍及汐止、深坑及文山,尤其汐止一地,因地質鬆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其所產的包種茶獨步全省。
汐止所產的茶葉細長緊結、翠綠帶光,茶湯澄清見底、香氣強烈、自然芬芳,滋味甘醇潤喉,落喉久久不散,入腹尚能回味無窮,是全省所不能及的。時榮任第一屆同業組合茶台北茶商公會副組長的當地茶商李萬居先生即極力倡導,加倍種植四大優良品種之一的青心烏龍,為茶農習稱「種仔」或「小種仔」,奠定了汐止「種仔茶」的基礎。
公元一八八五年,祖父黃德玉在汐止創立「建順茶棧」。茶棧初期是移植茶苗、開墾茶園,在父親黃建順擴大種植最盛時期,種植面積廣達八十五公頃,是汐止地區最大的茶源生產場。中期因日本人開採煤礦,茶葉種植面積減少,父親黃建順兼做茶販買賣生意,到汐止、新店、石碇、深坑、三峽、淡水、小基隆、金山、萬里、瑪鍊坑、大武崙、七堵、暖暖、四腳亭、瑞芳、頂雙溪、十分寮、青桐坑、坪林、大舌湖、宜蘭、礁溪、冬山、番仔山、三星、南港和木柵等鄰近茶葉生產地收購茶葉,並轉運、批發給台北市各洋行銷至國外,時在公元一九一二年正式開立商號營業,後期於一九五0年代設立製茶工廠,自收購、焙製等一貫作業,生產各種茗茶,批發給全省各茶葉商店,並外銷世界各國,因直接自營收購及焙製,成本收廉、品管得宜、價廉物美,且建立良好信譽,行銷全省各地,奠定了往後「建順茶行」經營的起源雄厚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政府因戰略政策的改變,為應付緊急情況,大量砍除原被鼓勵種植的茶樹,改植雜精,致汐止茶樹一度遭到浩劫,且後因礦業之興起,煤礦林立、茶農大多改業務礦,植茶業一蹶不振。近幾十年來,地方政府也未重視汐止此一曾獨全省的植茶光輝史,致使本地的茶園荒廢殆無,殊為可惜。(作者為百年老店建順茶行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