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水返腳廿年滄桑

做,不停的做啊!文化就會有希望…..


汐止神社060718


提起地方文史工作,會聯想到一群每天在破落古蹟中流連,蒐集斷簡殘篇的文化愛好者。殊不知隨著電腦網路的興起,早已有文史工作者,以最先進的網站來紀錄的地方興衰與更迭,透過網站無遠弗屆的特性,將自身在地的關懷傳遞給電腦前的民眾。 已持續六年的「汐止文化網」,可說是其中經營得極為成功,在引起熱烈迴響之外,進而帶動鄉親投身地方文史工作的一個網站。

紀錄鄉土滄桑

「汐止文化網」負責人鄭維棕,係新聞工作者出身,早年因 工作關係養成隨身攜帶相機的習慣,日積月累在家鄉汐止留下許多珍貴的畫面。「我退伍後開始到報社工作,也是汐止發展最快,從傳統鄉鎮向都市化轉型的階段,在那時間傳統文物大量流失…」或許這份隨時可能消失的焦慮感吧,鄭維棕耗費了所有個人時間於地方文史的攝影上,也因此他目睹空曠的基隆河被填平蓋成大樓的點滴;也看見青蔥山林被蹂躝破壞的辛酸:「從民國八十年開始,我常一個人騎著車到處逛,經常走著走著就發現最漂亮的水源地,竟然被倒癈土或垃圾…颱風一來,癈土崩塌,整個往下流沖,當然市區大淹水….」那種觸目驚心的震撼,令他更深投入地方文史的紀錄工作,也直接催生「汐止文化網」。

1993汐止史蹟巡禮-站前蘇厝
▲1993汐止史蹟巡禮-站前蘇厝,前左一為鄭維棕,左二為建築學者徐裕健教授。

「剛開始只是個人對地方關懷的紀錄,後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差不多六年前開始正式架設網站。」目前固定流灠人次每天有一千人,對於一個沒有資金挹注,沒有任何廣告的地方性網站而言,實在非常不容易。

不求回報的傻瓜

到底如何把網站經營起來呢?鄭維棕眼睛忽然閃亮起來:「去做,不停的做啊!」他還記得民國八十七年,因瑞伯及芭比絲颱風接連來襲,重創汐止市區,未及水退,鄭維棕便拿著相機去拍汐止災民力拒水患的畫面,那知道返家途中,車子因路面嚴重積水而撞向電線桿,相機掉進泥水中,名符其實的「泡湯」。
當時鄭維棕第一反應不是拯救愛車,而是拿起備用的傻瓜相機繼續他的紀錄。「花太多時間,連我老婆都不高興。」鄭維棕其詞若憾心實喜之的表示。的確,汐止及北台灣的民眾無疑以極大情感回報,六年來不但民眾已習慣性的上網,了解地方發生的事,對「汐止文化網」當中的事物亦積極參與。
「我每天七點出門,到七、八點才回到家,就算想關心也沒辦法,所以星期天就上文化網,看看有沒有什麼事….」在台北工作的章小姐已固定上「汐止文化網」三年多。
「有一些市政和建議,打去市公所又不知道找誰,所以乾脆就在文化網留言。」李太太不會打電腦,但她廿歲的兒子上網,於是汐止文化網,成為她反映心聲的管道。

傳統產業e起來

2004年年底「汐止文化網」開始協助北台灣的「老店」e化起來,鄭維棕認為:「傳統產業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但是在競逐激烈的市場中,具有文化內涵的老店,往往不敵商業競逐的殘酷,面臨凋零與倒閉的命運。這就像現在台灣各地的古蹟一樣,在現代建築的商業競爭下,古蹟一間一間的不見,最後只能在「回憶」中回味同樣的窘境。

 

周家花園全景(1992年,從旁邊的建順茶行二樓俯瞰照攝)
周家花園全景(1992年,從旁邊的建順茶行二樓俯瞰照攝)

「古蹟與老店一樣,都要面臨殘酷的競爭,只有商業化之後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架設網站可以讓這些傳統產業行銷得更廣。」鄭維棕說道。因此,他為汐止舊街外著名的老店,架設網站、也為每棟汐止的古蹟建築寫歷史,留下難得的身影記錄。十多年,秉持這樣的信念,一步一腳印,為汐止文化網打下今天的局面。

「文化、史蹟、歷史,要源遠流長,必須要讓多數的人很容易取得資訊,只有透過私財公共化的概念推展,才可能達到,而私財公共化,最好的平台就是網站,讓多數民眾在家裡就能很輕易看到自己家鄉的故事,這樣文化不僅有趣,而且很簡單、很方便就能取得,自然關心的人就多了!」鄭維棕說道。秉持這樣的信念,汐止文化網打破文史工作是少數人關心的緊箍咒,創造了大量的人潮,更為汐止文化注入新的風潮!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