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學校

文 / 陳木城  野菜學校創辦人      https://wildvegetableschool.org

關於野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故事。
達悟的青脆枝,卑南的假酸漿,阿美的翼豆,泰雅的山芹菜,台東部落的龍葵湯,還有我童年在鄉野田間採集小葉灰藋回家當豬食的功課…。
我們這一代的人都有野菜的經驗,三十年多前我在部落的田野行走,更體認到原住民豐富的野菜文化。現代年輕的一代都不吃不識野菜了,野菜文化正在流失,這流失的是我們在地的傳統智慧,我們祖先生活的原生態,總要有人要去採集、要去保存和發揚。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國的種子公司向全世界傾銷具有經濟價值的品種,便於管理、便於用工業機械貫行農法耕作、便於量產、便於保鮮運送、便於料理上桌,於是乎野菜被邊緣化了。
有沒有人想到在全球化下有多少資本壟斷,有多少霸權掠奪,有多少人是「食物盲從」,不知不覺得跟著世界潮流走了,這樣走下去,全世界吃的都一樣了,單一化標準化了。人如其食,我們還有多少地方知識,我們還有多少民族特色,我們還有多少人家沒有的文化骨氣和傲氣?

野菜學校的創立,也不是要反全球化,也不是要抵抗潮流,我們只是要返身擁抱我們土地,重新撿拾我們田野間的野菜文化,復興我們傳統農法,重新恢復我們被化肥、農藥摧殘蹂躪的可憐的土地。
教退協會都是退休教育人員,正好陳清枝校長退休從農,正好有很多生態朋友:徐仁修、劉克襄、張玉成、陳世揚、陳超仁、黃朝慶、余友終、呂文彬…都有同感,於是野菜學校在大家支持下,我們一步一步的在台灣島上建置起來,這絕對不是首創,五十年前傳統部落才是最完美的野菜學校。
我們野菜學校是從教育學習的觀點出發,建構了學校的三大主軸、十大內涵:
(一) 野菜知識文化:
1. 種子保育:採種、育種、育苗、復育、栽種…
2. 野菜產銷:品類開發、生態保育、生產選種、經濟生產…
3. 野菜應用:野菜料理、野菜餐廳、野菜加工、野菜保存…
(二) 生物動力農法:
4. 微生物製作與應用:酵素、益生菌之製作與農業運用。
5. 昆蟲之培植與應用:蚯蚓、蜂虻隻繁殖與導入助農系統。
6. 土壤之改良與活化:土壤之分析、量測、診斷之改造活化。
(三) 體驗教育課程:
7. 野菜知識文化架構:野菜分類、辨識、生態知識架構。
8. 生物動力農法課程架構:生物資源在農耕之運作。
9. 體驗課程之研究開發:體驗課程論述與實作規劃。
10. 體驗教學之設計與實施:教學設計與體驗活動之引導帶領。

我們用現代的集資工具,謝謝社會的支持,第一階段集資了300多萬,協會理監事期許以非營利為目的,堅持以社會企業的精神,同仁也以完全不支薪的公益投入,減低成本,期能專款專用,盈餘所得全數用在野菜知識的開發,生物動力農法的資材和研究,以及體驗學習的設計和設備。
現在,我們開始了!謝謝大家的支持,您的參與就是給野菜學校的資助,不是資助我們,是資助野菜學校的理念和三大主軸和十大內涵,支持有一件大家都覺得應該做沒有人去做的事。

期許,我們可以喚醒社會關注野菜;期許,有一個討論野菜的教育基地;期許,有更多的部落更多的社區也來成立野菜學校;期許,全世界各個國家民族共同來復興傳統的野菜文化
野菜學校開始了!從一塊貧瘠的土地,從一幢傳統的民舍,從幾根鋤頭畚箕,從一千多位小額捐款集資開始,從一群熱情洋溢的志工開始。對於未來,我們沒有偉大的抱負,只有卑微的期許著。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


註冊登入投課偏鄉教育訊息

發佈留言